来源:云南信息报 小编:李凯旋 发布时间:2014年06月12日
内容导读: 近年来随着网银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,电信诈骗案件呈现持续高发态势,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犯罪分子通过银行柜台、网银、ATM等渠道诈骗转移赃款,侵害客户利益,亟需引起广大客户注意。
近年来随着网银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,电信诈骗案件呈现持续高发态势,诈骗手段层出不穷,犯罪分子通过银行柜台、网银、ATM等渠道诈骗转移赃款,侵害客户利益,亟需引起广大客户注意。农业银行作为专业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,积极响应银行业协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的精神,不遗余力承担起企业社会责任,通过切实的行动推进社会公众与金融的良性互动,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,全面提高公众金融素质,大力提升全社会的诚信水平。
典型作案手段
(一)利用银行名义类
典型手段一:在ATM机上张贴诈骗广告。
典型手段二:冒用银行短信通知号码引诱客户进入钓鱼网站。
(二)利诱类诈骗
典型手段三:以中奖为诱饵实施诈骗。
典型手段四:以无偿提供贷款为诱饵实施诈骗。
典型手段五:以招聘为诱饵实施诈骗。
典型手段六:假扮富商诈骗保证金。
典型手段七:出口退税、购车购房退税骗局。
(三)威胁类诈骗
典型手段八:假冒家属汇款诈骗。
典型手段九:冒充领导或让对方猜猜我是谁。
典型手段十:冒充黑社会或纪检人员实施诈骗。
典型手段十一:发送刷卡消费短信骗取客户个人信息。
典型手段十二:法院传票、邮局包裹等。
(四)高科技手段诈骗
典型手段十三:盗用QQ号录视频骗取对方信任实施诈骗。
典型手段十四:植入控制网银的木马病毒。
典型手段十五:冒充交易对手实施诈骗。
典型手段十六:利用任意显号软件骗取客户信任实施诈骗。
防范建议
对于利用银行名义类诈骗,消费者遇到输入密码、卡号等个人信息的情况时,应留意是否为银行官方途径发布消息,并注意与银行进行验证。对于利诱类诈骗,消费者应谨记不贪小便宜,抵制诱惑,保持理智面对突发信息。对于威胁类诈骗,消费者要遇事沉着冷静,并通过其他途径核实信息的真实性。对于高科技类诈骗,消费者应重视网络安全,不轻易登录陌生网站,并及时更新电脑或手机杀毒软件,防止木马病毒侵入;同时养成良好的网银使用习惯,不将K宝长时间插在电脑上;及时升级网银密码证书,提高网络安全认证等级,注意防范木马病毒的远程控制。
我爱卡(www.51credit.com)是,银行授权信用卡申请合作网站,安全、便捷、高效!申请信用卡请访问我爱卡网在线申请通道://cc.51credit.com/
135791113
2468101214
广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建设银行信用卡中心 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 交通银行信用卡中心 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中国银行信用卡中心 农业银行信用卡中心 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 上海银行信用卡中心 深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 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 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 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 包商银行信用卡中心 东亚银行信用卡中心 宁波银行信用卡中心 邮政银行信用卡中心 江苏银行信用卡中心 南京银行信用卡中心 温州银行信用卡中心 哈尔滨银行信用卡中心 花旗银行信用卡中心
![]() |
我爱卡申请系统经过VeriSign顶级安全认证 京ICP证110622号 ![]() Copyright 2005-2018 51credit Corporation. All Rights Reserved |
![]() |